移动医疗将升级到互联网+物联网 专家:未来空间依然广阔
【发布时间:2016.11.15 信息来源:世纪长河】移动医疗将升级到互联网+物联网 专家:未来空间依然广阔
随着春雨医生创始人张锐离世的噩耗传来,移动医疗行业似乎也走入了寒冬。今年以来,寻医问药、好大夫等平台相继传出转型或裁员消息,而资本热情的减退也使得以往“用户免费+平台补贴”的烧钱模式走到了尽头。以康铂医疗健康等为代表的创业公司正在试图从智能医疗硬件切入,不仅解决了用户付费的变现问题,也更契合慢病防治这一医疗趋势。
业内认为,在挤压掉泡沫后,互联网+物联网将成移动医疗新趋势。移动医疗行业未来空间依然广阔,当前问题是如何突破硬件数据权威性、医疗资源流动等障碍。而改变用户习惯、让用户更加重视数据监测与预防,也需要长期努力。
寒冬:“烧钱补贴”遇资本收缩
近期,寻医问药、好大夫、就医160等相继爆出裁员或转型消息,资本狂热过后,移动医疗平台的盈利模式问题得以真正浮出水面。
根据《2014中国医药互联网发展报告》,国内基于移动终端的医疗类应用已达2000多款,创业热情背后则是热钱的不断涌入。公开数据显示,2014年移动医疗企业总融资近7亿美元,2015年则达到7.8亿美元。
然而步入2016年,移动医疗却遭遇了资本寒冬。根据媒体报道,今年上半年,仅平安好医生等4家企业获得了较大融资,下半年行业融资几乎停滞。这也意味着,“用户免费+平台补贴”的烧钱模式走到尽头。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信息研究所副研究员李亚子对新京报记者表示,目前尚没有一家平台找到清晰的盈利模式。行业之前的快速发展“有点不正常”,资本的大量涌入产生了很多泡沫,而现在正是把前期的泡沫压缩了。
今年年初,移动医疗平台春雨医生在经历付费增值服务、空中诊所服务等模式后,宣布其去年推出的线下诊所开始整体收缩。在解决变现问题上,春雨医生也曾在2015年尝试与中国人保财险合作,但由于移动医疗尚未纳入医保范畴,需使用者自己付费,使该模式面临用户流失的尴尬。
寻医问药、好大夫近期也传出裁员幅度达50%的消息,尽管两家公司已就此辟谣,但转型不可避免。据报道,寻医问药放弃了闻康云医和北京星童两块业务,而好大夫则开始拓展互联网医院。
从2014年开始,移动医疗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更多集中在产品及业务模式的推进上。从2015年开始,更多的项目需要正视商业模式问题,需要确切的变现能力。
突围:
在移动医疗平台集体过冬的同时,不少企业将目光投向移动医疗硬件设备,利用互联网+物联网的模式介入移动医疗市场。其商业模式是通过向消费者出售硬件解决变现问题,同时通过监测用户心率、饮食、运动、睡眠等生理参数形成大数据,为用户及专业医疗机构提供参考与服务。
通常有数据监测需求的为两种人,一是进行慢病管理的中老年人,二是母婴群体。团队瞄准的就是女性和0-5岁的儿童。
据介绍,传统医疗器械在测量得出数据后就结束了,但对于智能家用医疗设备来讲,测量只是服务的开始。如胎心仪在收集到用户的连贯数据后将进行分析,为用户提供个性化建议,“通过利用智能硬件记录数据可以为患者和医生提供更有价值的治疗方案。”
核心:
对智能设备而言,变现途径有三种,即患者买单、医院买单、保险公司买单。“这三条路在美国都已经走通了,在国内,最容易尝试的是消费者买单。与平台相比较,我们的商业通路是更清晰可见的。医疗硬件不会出现伪需求,只存在需求群体大小的不同。”
不过,在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信息研究所副研究员李亚子看来,智能移动医疗硬件的瓶颈不在于变现,而在于数据收集的准确度及权威性,这也是医疗机构后期对疾病进行干预与治疗的前提。解决这一问题需要靠市场提升硬件技术水平,然后由政府来规范。
前景:
尽管移动医疗平台目前遭遇了资本寒冬,行业未来发展依然具有较大空间,且将日趋规范。
据社科院的统计数据,二胎放开后,预计每年至少新增100万新生儿,而40%的新生儿是在优生优育和助孕帮助下出生的。按2010年中国社科院给出的一二线城市人口占总比率约13%来看,每年需要智能助孕仪的人群为300万。
移动医疗平台目前涌现出了诸多垂直类专科平台。据调查,我国不孕不育人群数量目前超过4000万,所以好孕帮初期以智能病程管理工具切入,直指不孕症患者病程不连贯、就医难的问题,帮助不孕症患者缩短治疗周期。
对于移动医疗的未来发展,网上诊断、盈利模式其实只是行业表象问题,核心问题在于医院内资源能否有效流动到院外。由于体制问题,三甲医院及医生的流动意愿不强,但随着家庭医生的签约、全科医生及分级诊疗制度的建立,三甲医院资源有望流动起来。
智能家用医疗硬件未来发展也需克服一定障碍,“大部分人宁愿花很多钱治病,也懒得在平时多花时间进行健康数据检测和疾病预防。改变用户习惯,让用户更加重视数据监测与预防,是需要长期努力的。”
来源:新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