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多项政策“定调”,两部委“联手”推进医疗器械国产化
【发布时间:2015.09.14 信息来源:世纪长河】国务院多项政策“定调”,两部委“联手”推进医疗器械国产化
据卫计委官网消息,8月31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在京联合召开推进国产医疗设备发展应用座谈会。会议指出,推进国产医疗设备发展应用,是加快推进《中国制造2025》实施,支持医药实体经济腾飞,拉动经济增长,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
图片来源:卫计委官网
会上,两部委签署了共同推进国产医疗设备发展应用合作协议。卫计委主任李斌对落实好合作协议提出了五点要求,其中包括:
1. 要坚持科技创新,提升国产设备核心竞争力。要通过政策资金引导,建立医疗机构参与国产医疗设备研发、创新、应用的机制,形成创新与应用之间的良性循环。
2. 要坚持问题导向,着力解决制约国产设备发展应用的困难和障碍。要认真分析产学研用的每个环节,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建立和完善医疗卫生机构主动使用国产设备的激励机制。
3. 要坚持国际视野,进一步推动国产设备走出去。要本着政府推动、企业主导的原则,发挥“中国制造”的比较优势,不断拓展和巩固国际市场,推动技术、产业、资本输出和升级调整。
另一方面,工信部部长苗圩要求,要着重从创新链和应用链两个方面下功夫。创新链上要重点扶持一批重点企业,突破一批关键医疗设备和核心部件及软件,显著提升国产医疗设备的产业化能力和质量水平;应用链上要推动一批国产医疗设备进入有影响力的医院开展应用和对比验证,建立一批国产医疗设备应用示范基地。
多项政策“定调”支持医疗器械国产化
5月9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14年工作总结和2015年重点工作任务的通知(国办发〔2015〕34号)。《通知》总结2014年工作成绩时提到,继续强化了新药创制和医疗器械国产化科技投入,研究促进医疗器械国产化的政策措施。
5月19日,国务院发布了《中国制造2025》,“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成为未来十年重点发展的十大领域之一。《中国制造2025》正式提出要提高医疗器械的创新能力和产业化水平,重点发展影像设备、医用机器人等高性能诊疗设备,全降解血管支架等高值医用耗材,可穿戴、远程诊疗等移动医疗产品。
8月18日,国务院于正式发布《关于改革药品医疗器械审评审批制度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指出要鼓励医疗器械研发创新,将拥有产品核心技术发明专利、具有重大临床价值的创新医疗器械注册申请,列入特殊审评审批范围,予以优先办理。及时修订医疗器械标准,提高医疗器械国际标准的采标率,提升国产医疗器械产品质量。
优秀国产医疗设备遴选:促进质量提升,打破外资垄断
5月21日,国家卫计委官网上公布了第一批优秀国产医疗设备产品遴选结果。首次遴选品目选择了具有一定市场占有率和竞争力、符合基层需要的台式彩色多普勒超声波诊断仪、数字化X光机和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等3种适宜设备。
最终27家企业的95个产品入选了首批优秀国产医疗设备,其中,华润万东、新华医疗、迪瑞医疗、东软集团等上市公司均有多个产品入选。
7月23日,卫计委官网发布消息表示,第二批优秀国产医疗设备产品遴选工作正式启动。相比之前第一批遴选的3种品目;此次遴选品目增加到了7种类别,主要包括:医用磁共振成像设备(MRI)、X射线计算机断层摄影设备(CT)、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血液透析机、呼吸机、麻醉机和自动分药机。
优秀国产医疗设备遴选无疑将为我国医疗器械行业注入新动力,不仅能够促进国产设备质量的提升,还有望打破跨国公司垄断高端器械市场的格局。第二批优秀国产医疗设备产品遴选工作启动,有望加速推动我国高端医疗器械的国产化进程。
来源:生物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