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长河集团

医药大健康的融合与分化

【发布时间:2019.02.15 信息来源:中文站】
                                医药大健康的融合与分化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产业的融合与分化本为常态,不同的是,科技令融合与分化的速越来越快。速度即意味旧瓦解,速度也酝酿着新机会。

在第四次工业革命“新全球化时代”,物理、数字的先进技术和生命健康服务不断融合,以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实现创新。这些变革正在迅速改变个人、政府和企业之间以及整个世界的关系,因整合协同而表现融合,因专业纵深而促进分化。对于中国医药企业而言,打破认知的区域和技术壁垒,重新理解供应链,融合与分化并举,顺应时代新,把握机会,规避风险,是这个时代成功的关键。达沃斯论坛主题之全球架构,为医药大健康业的全球化提供了引导,为仿制药、中医药新突围提供了新空间。基于架构的视野,从融合与分化中寻找机会。

 

跨境贸易:

对内分化与对外融合


第四次工业革命时代,是全球化进一步发展的时代,中国倡导一带一路,通过交通、通讯以及贸易的互惠,已经和欧亚大陆桥沿线国家建立了紧密的经济往来。通过援助非洲,与大批国家建立了紧密的贸易关系,进一步打通了贸易路线。当下,全球原研药巨头处于专利药到期的时期,本土企业可以大力发展仿制药出口业务到周边国家,这是产业内部的供应链分化

由于“一带一路”和非洲大多数国家的医药产业并不发达,可以利用当地地、劳动力成本低、人口多、市场大的优势,把握发达区域后发机遇,在合作方国家直接设厂,在原料、产、销各环节与当地融为一体。

 

借力科技:

 

在其他区域和领域找机会

 

科技创新使得各国的技术不平等在加剧,一边是技术乏国家,另一边则是在四次工业革命商业模式下更加强化的少数技术精英国家,他们从现有资本或知识产权上获益更大。中国医药大健康产业要优先思考如何利用尖端科技(如大数据和3D打印等技术),促进物理、信息技术、生物医药、健康服务的研发的融合,产生更多的原研药、新服务、新模式

技术优势越多,产品优势越大,服务项目也越多。科技的发展使得医疗产品、服务个性化有了可能,私人定制医疗方案、个性化定制医疗器械等,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

 

内部融合


促进信任与专业化分工


我国医药产业在引入高科技如互联网大健康、大数据、信息系统的同时也促进了各医药企业实体机构间的相互信任,尤其是跨病种的合作,信息明化,风险监控更加容易。融合强化的竞争优势,也使分化有了更细致的演化,推进专业分工。

专业分工化可降低成本,成本优势反过来又能加快分工化,企业可以更加专注于:有专门制造原料的,有专门研发的,有负责医药物流的,有推广医疗+保险的大健康供应链的融合与分化,为产业战路提供了更加广泛的构建空间。

 

观念和管理制度:


侧重共享与关怀
 

在全球化4.0时代,医药大健康领域相关的交通运输、通信、生产、分配能源、服务都将进行彻底变革。机器人、人工智能以及老龄化社会使国内医药大健康企业从单纯的生产药品、卖产品走向更加侧重共享与关怀的时代,观念的改变至关重要为了公众的利益,我们也需要更新企业管理制度,贯彻共享文化。

融合是为共享,共享是为分化,更加专业化的分化,使市场进入更加良性的轨道。最终,产业界会认识到,融合与分化不是需不需要的问题,而是事关要么提前布局,要么等待出局

 

结语

 

我国医药工业在智能化技术趋势的影响,正进入全面转型升级的阶段早在2015,中国版的医药工业4.0”—《中国制造2025》规划印发,成为我国医药行业智能化转型升级的纲领。近几年,行业策密集出台,严格的质量要求和对药价的管控促使药企加快转型升级。对健康品传销领域的打击,也是另一方面对供给侧结构改革的驱动。

技术革新、监管、高质量发展、命运共同体一系列理念和管理行为,正在引领医药大健康产业步入新蓝海

本次达沃斯论坛主题也可以看作中国战略的全球化,本质是全球的命运共识正在觉醒:仰望全球顶尖技术前沿,脚踏中等门槛及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市场,中国医药大健康领域的发展动能有望继续加强

相关视频

 

/bod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