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针灸、推拿成国家力推中医项目
【发布时间:2019.11.11 信息来源:中文站】
近日,国务院印发《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指出,彰显中医药在疾病治疗中的优势,加强中医优势专科建设,做优做强儿科、针灸、推拿等专科以及心脑血管病、肾病、周围血管病等专病中医诊疗。同时强化中医药在疾病预防与康复中的作用,推广体现中医“治未病”理念的健康工作和生活方式,发展中国特色康复医学。据悉,该《意见》是以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名义发布的第一个中医药文件,包括近期落幕的全国中医药工作大会,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以国务院名义召开的全国中医药大会。这意味着中医药的发展成为重要国策,其在国内医药领域的地位将进一步提升,同时中医药行业也即将迎来全面发展的大好时机,一系列国家力推的重点项目将成为风口!中医学是中国的伟大发明,以阴阳五行作为理论基础,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的方法,探求病理,以辨证论治原则,使用中药、针灸、推拿、按摩、拔罐、食疗等多种治疗手段,使人体达到阴阳调和而康复。经过几千年的临床实践,证实了中医中药无论是在治病、防病上,还是在养生上,都是确凿有效可行的。在“治未病”中的主导作用、重大疾病治疗中的协同作用、疾病康复中的核心作用,是中医药的主要特色和优势。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中医药工作,近些年一直把中医药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中医药改革发展取得显著成绩。同时也要看到,遵循中医药规律的治理体系亟待健全,中医药发展基础和人才建设还比较薄弱,中医药传承不足、创新不够、作用发挥不充分等一系列问题需要解决,这也是国家层面出台该《意见》的初衷。《意见》在发展中医药诊疗优势中明确了“三个强化”。第一,要强化中医优势专科建设与重点专病的诊疗技术,及时总结形成诊疗方案,巩固扩大优势,带动特色发展。争取用3年左右时间,筛选50个中医治疗优势病种和100项适宜技术、100个疗效独特的中药品种,及时向社会发布。第二,强化中医药在疾病预防中的作用。结合实施健康中国行动,促进中医治未病健康工程升级。在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中丰富中医治未病内容,鼓励家庭医生提供中医治未病签约服务,到2022年在重点人群和慢性病患者中推广20个中医治未病干预方案,大力普及中医养生保健知识和养生保健方法。第三,强化中医药特色康复能力。促进中医药、中华传统体育与现代康复技术融合,发展中国特色康复医学。实施中医药康复服务能力提升工程。依托现有资源布局一批中医康复中心,加强中医医院康复科建设,在其他医院推广中医康复技术。针对心脑血管病、糖尿病等慢性病和伤残等,制定推广一批中医康复方案,推动研发一批中医康复器具。大力开展培训,推动中医康复技术进社区、进家庭、进机构。可以说,“三个强化”将中医药学的优势贯穿疾病预防、诊治、康复三个阶段以及不同人群的健康需求,是维护人民全方位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的集中体现。在促进中医药传承与开放创新发展的具体措施上,《意见》强调,要围绕国家战略需求及中医药重大科学问题,建立多学科融合的科研平台。在中医药重点领域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建立一批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和技术创新中心。加快中药新药创制研究,研发一批先进的中医器械和中药制药设备。同时支持鼓励儿童用中成药创新研发。研究实施科技创新工程。支持企业、医疗机构、高等学校、科研机构等协同创新,以产业链、服务链布局创新链,完善中医药产学研一体化创新模式。中医药的现代化与创新化非常重要,屠呦呦受中医典籍启发提取出青蒿素,便充分彰显了中医药的科学价值。伴随着中医药产学研一体化模式的不断发展,未来我国也将产出更多医药学重大成果。
《意见》还专门指出,要以信息化支撑中医药服务体系建设。实施“互联网+中医药健康服务”行动,开发中医智能辅助诊疗系统,推动开展线上线下一体化服务和远程医疗服务。时下热门的“互联网+大健康”企业——宜生到家便是线上线下一体化健康服务的代表,并且将该服务做成了行业中的特色业务。该公司通过线上下单,个性化上门服务的方式提供小儿推拿、产后调理、中医推拿和康复理疗等,让大众足不出户就能解决日常健康问题、享受保健康复护理等服务,真正实现了互联网与健康服务的链接,同时让个性化中医健康服务落地千家万户。2018年10月1日,世界卫生组织首次将中医纳入其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医学纲要,世卫组织驻华代表施贺德说过,中医药不仅将在治病方面发挥作用,还会在保证人类健康方面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医药的贡献已经逐步得到整个世界的认可。正如《意见》所指,要将中医药纳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一带一路”,实施中医药国际合作专项,推动中医药文化海外传播,大力发展中医药服务贸易。除了造福国内民众的健康,中医药还将成为国家发展国际合作的重要内容,这为整个中医药行业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前景。